氣候變化是當今時代最嚴峻的全球性挑戰之一?!栋屠鑵f定》確定了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的目標,同時提出了全球碳排放盡早達峰、本世紀下半葉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。
中國已承諾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碳排放峰值。根據《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8年度報告》,2017年中國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了46%。
然而,國際能源署(IEA)的數據顯示,2018年全球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達到331億噸,比2017年增長1.7%。
在鄒驥看來,在討論是否堅持綠色低碳轉型時,應該找準出發點,這就需要考慮經濟增長的新動能。他認為,經濟增長新動能不僅體現在人們對美好生活、更高環境質量的追求上,還體現在對更高質量能源服務的需求上。
新中國成立至今,中國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288倍,城鄉居民人均存款實現從1到萬的指數式增長。
居民收入增長是消費結構改善的根本因素。70年間,吃、穿等基本生活類商品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明顯降低,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要求更高。
鄒驥指出,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,意味著消費者的需求呈現新的變化,一個最大的特征是對量的追求慢慢成為過去時,反而追求的是質,這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原因。
值得注意的是,能源轉型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支撐,不僅能解決石油和煤炭所致的污染問題,還能帶來更多益處。
目前,中國正處于工業化、城鎮化進程加快的時期,隨著經濟規模進一步擴大,能源需求還會持續增加,對能源供給形成較大壓力,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將進一步提高。鄒驥指出,清潔能源,特別是可再生能源,是從戰略上提高國家能源安全的最終出路。
“陽光和空氣的流動是不會被別人干擾的,如果在30年之內,能實現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,中國對進口能源的依存度將下降。”鄒驥說。
此外,發展清潔能源還能提高能源的能效。鄒驥認為,這不僅可以進一步節約企業的能源成本,提高產業的競爭力,還能提供新的稅收來源、新的就業機會以及新的商機。
除了安全和經濟利益外,發展清潔能源也能帶來戰略利益。
鄒驥指出,通過發展清潔能源,可提高中國在全球范圍的公信力,塑造負責任大國的形象。
來源:中國新聞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