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力作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,其市場的運作機制直接影響著能源的分配和經濟的運行。
發電側報量報價
現階段,我國電力市場普遍采用“、”的運營模式。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,發電廠需要每天上報他們明天的發電計劃和對應的電價,而電力用戶則只需上報他們明天的電力需求。通過這種方式,電力市場能夠根據供需關系自動調整電力的分配和價格,確保市場的公平性和效率。
舉個例子,假設某地區有4個發電廠和6個電力用戶。這4個發電廠每天需要上報他們明天的發電計劃和對應的電價,而6個電力用戶則只需上報他們明天的電力需求。具體數據如下:
發電廠A:300元/MWh,400MW
發電廠B:250元/MWh,500MW
發電廠C:350元/MWh,300MW
發電廠D:200元/MWh,600MW
用戶1:100MW
用戶2:150MW
用戶3:80MW
用戶4:120MW
用戶5:70MW
用戶6:100MW
我們將發電廠的報價從低到高排序,并計算用戶的總需求,得到如下結果:
總需求為720MW。根據報價和容量,我們可以這樣分配電力:
發電廠D:提供600MW,滿足其最大容量。
發電廠B:提供剩余的120MW,滿足總需求。
因此,中標結果為:
發電廠D發600MW電
發電廠B發120MW電
發電廠A和發電廠C不發電
接下來,我們計算系統邊際電價。系統邊際電價是指滿足用戶需求的最后一個供應者(邊際機組)的報價。在這個例子中,邊際機組是發電廠B,其報價為250元/MWh。
因此,現貨的日前價格就是250元/MWh。
